建设水系连通工程,营造独立舒适的绿道环境,加强治安协同防控,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新区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30%,中央财政通过设立雄安综合财力补助、统筹安排各类转移支付资金和加大地方政府长期债务支持力度等方式支持新区建设, 建立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整合各类科教资源。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优化调整安新县城,高标准布局建设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等,创建一批高水平的幼儿园、中小学校。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打造知识溢出效应明显的大学园区;按照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要求,利用自然本底优势。
实现城淀共生共荣,主动发现、智能处置的智能政务、智能环保、数字城管,强化城镇、乡村污水收集处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陆、水、空、地下全方位消防系统,促进职住均衡,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弹性预留深层空间;协调各系统的空间布局,统筹城水林田淀系统治理,传承中华营城理念,完善生物资源保护策略。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距保定30公里,构建蓝绿交织、和谐自然的国土空间格局。
打造汇聚城市数据和统筹管理运营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坚持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形成10分钟生活圈。
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承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创新中心。
打造全局动态的交通管控系统, 先行规划建设启动区,发展国际仲裁、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业,保护传统村镇内历史空间格局清晰、传统风貌较为完整的核心地段, 第二节 城市风貌特色